2024年5月22日下午,华体网页版2023级翻译硕士班在教6楼418教室顺利举办首场翻译实践汇报会。本次汇报会邀请到翻硕导师郭雯博士莅临指导,共有5名学生对翻译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进行逐个展示。15名翻译硕士全体参与。
李竞硕同学首先汇报《生态工程》一书的翻译进展情况。他从项目概述、 翻译过程、待改进的问题等三个方面分享自己的翻译实践和心得,他指出,因为该书涉及生态学、农业、环境科学、化工等多个学科的知识,在跨语言转换上具有一定的挑战性。李竞硕同学针对书中难以处理的文本内容,积极寻求各种渠道来解决问题,在克服语言和技术问题之后,取得了一定的翻译效果,并打算在未来继续优化自己的翻译策略和方法。
接着,与李竞硕共同合作《生态工程》一书翻译的张俊乐同学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翻译历程。他主要遵循术语查找-机器翻译-译后编辑-人工审核四个步骤,开展自己的翻译实践。他指出,因为这本专业书籍中含有大量的专业术语和各种图表,翻译重、难点就落在了对术语与图表的处理上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他通过多方渠道查找术语,制作术语表,积极学习新技术,两个人为的合作翻译奠定基础。
分享翻译实践的第三位同学是陈凯娇,她翻译的书目是走进中国古典园林丛书中的《留园》。该书富含园林建筑领域专业词汇、四字格词语,多引用诗句与文言文。为了解决语言转换中的难点,她借鉴黄忠廉的“变译”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实践,采用增译、减译、编译、译述、缩译、并译、改译等手段来处理原文。接下来,她计划对留园进行实地走访,咨询导游以更好地完成该书的翻译。
接着,陈彦潼同学对自己的翻译实践与体会进行了汇报,她翻译的书目是Ethical and Responsible Tourism Managing Sustainability in Local Tourism Destinations,中文译名为《道德与负责任旅游:地方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性管理》。她选取彼得·纽马克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对其进行处理。她认为该书归属信息型文本,兼具呼唤型功能,因此在翻译时要以语义翻译理论为指导,结合专业词汇的特点,以源语为中心,通过合适的翻译方法和技巧准确地再现原文风格和词汇意义。同时还要追求译文通顺、地道,方能符合目的语语法规则和读者的语言习惯。
最后一位进行分享的是付铭婧同学。她翻译的书目是Cultural Heritage And Tourism In Japan,译为《日本文化遗产与旅游》。该书从多个维度介绍了日本的文化遗产和旅游目的地。付铭婧同学认为该书翻译的难点在于书中夹杂着许多日语罗马音,在翻译上较难处理。为此,她找到了相应的网站进行检索,解决了这一难题。她表示未来还将继续学习他人的经验,精进译本。
郭雯博士就同学们的报告进行认真点评,并分享自己对翻译的认识。她鼓励同学们要以严谨的治学态度走进翻译、做好翻译,要对译文进行反复打磨、修改和提炼,建议同学们广泛阅读翻译理论与实践类书籍,以提升自身的翻译实践水平,增强译文的可读性,加深对文本意义跨语言转换的认识。
据悉,本学年翻译实践与活动将分为3期进行,是翻硕培养方式的必要实践环节之一,旨在将翻译实践落到实处,并贯穿培养全过程,重点提升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和翻译案例分析能力。